Benyi Hsia

我是Benyi,這裡存放關於資訊科技的文章

在 iPhone 上打字,為什麼我會用拼音輸入法

| Comments

我是蝦米族
我打嘸蝦米從國中二年級開始,到今年已經是第七年(大概也快第八年了吧)
(對了,要正字,是「嘸」蝦米而不是「無」蝦米!)

嘸蝦米的好,是眾所皆知
的確,我在電腦上,使用的是嘸蝦米輸入法
甚至這篇文章,也是用嘸蝦米一字一鍵所打出來的

不過,我今天不是要介紹嘸蝦米輸入法
而是要告訴你,為什麼我在手機上,不是用嘸蝦米,不是用注音,而是使用拼音輸入法

說到嘸蝦米,我可是死忠支持者了
我曾經買過嘸蝦米輸入法 Windows 標準版(訂價 1600元整)
後又買了 Android 版、Mac版、iPhone 版

我的第一支智慧型手機是 SonyEricsson 時代的 X8 (螢幕好像三吋多吧...)
那時候打不習慣注音,剛好官方有出 Android 版的嘸蝦米輸入法,索性就買了
不久,我的手機換了,陸陸續續用過 HTC One X、iPhone 4S、iPhone 6 ... 等手機

嘸蝦米就是嘸蝦米,拆碼不會因為搬到手機上就改變

嘸蝦米不需要選字
甚至讓使用者不需要低頭,就可以連續不間斷的一直打字

智慧型手機螢幕跟電腦的鍵盤,差異就在於
兩者都是鍵盤,只是打字方式由十隻手指頭觸摸立體按鍵,改為兩隻大姆指觸摸平面螢幕

哦,那有什麼差異? 這個差異可大了! 很大! 大到爆炸!

首先嘸蝦米的特色(字型輸入法都一樣)就是
打完一組字碼,必須按下 Space 組字。而且必須把這個字的字碼打出來,才可以組字

例如:「他不來吃飯了。」
我必須按下 「PAL (空白鍵) BA (空白鍵) LN (空白鍵) OVZ (空白鍵) XLU (空白鍵) WI (空白鍵)」
(就是這樣,每個字打完都必須按下空白組字)

因為螢幕小,有時沒按到空白組字,字碼連在一起,無法組字
例如:「來了」 LN (空白鍵) WI (空白鍵)
會變成:「後」 原因是 LNW (無此字) I (後)

也或者字碼顛倒
例如:「來了」
可能變成:「來誕」 WI=了、IW=誕

這些狀況每天上演
在 Line 上演、在 Facebook 上演、在 FB Messenger 上演、在瀏覽器上演
對於一個追求打字速度以及順暢的人來說,是一個障礙,也是一個困擾
於是我放棄在手機上使用嘸蝦米,我跳回注音輸入法。

不得不說 iOS 8 的注音輸入法真的很聰明
會自動學習、判斷上下文,給與最適當的侯選詞彙

注音符號是我們最熟悉的符號
還記得小學一年級時的課本,全部都是「注音文」啊!

同樣的,注音輸入法是我們從小學習電腦就接觸的輸入法
大多數的國人,都是使用注音輸入法

然而,為什麼我會選擇拼音輸入法,而不是注音輸入法?

  • 拼音鍵數少

注音符號有37鍵,加上聲調有41鍵
拼音只有26鍵,沒有聲調

按鍵更少,面積更大,刪除鍵也變大了

使用注音會發生的情況....


當我想打 「要回家吃飯嗎」,

發現打錯字,趕緊按下刪除按鍵
卻因為按鍵面積不夠大,而誤按到旁邊的ㄤ、ㄥ



  • 拼音只使用英文字根
    因為是英文字母當作字根
    對於嘸蝦米輸入法的使用者,再熟悉不過

  • 拼音有容錯
    假設我們在打字的時候,不小心按錯了幾個鍵...


如上圖所示,「我是世界之王」正確的拼音應是 "wo shi shi jie zhi wang"
可是我們卻不小心輸入成 "wo ehi si hie zhi wabg"

您可以看到,其實按錯的幾個都是相鄰的按鍵(如 es / hj / bn)
拼音輸入法讓您在相鄰的幾個按鍵按錯的情況下,仍然可以正常出字

這對我們在公車上、火車上、捷運上、站著、坐著、趴著,還是八仙豪丸的情況下
有很大的方便性。我們只要記得幾個鍵位的大略位置
就可以不間斷的快速輸入,不需要停頓去檢視我們輸入錯誤的地方

OK,又或者我們的發音不是很標準...

您注意到了嗎? 此句「大致上來說」,依照漢語拼音規則,應該是 "da zhi shang lai shuo"
有時候對於拼音的不熟悉,或是偷懶,將字根打成 "da zi sang lai suo"
如您所見,系統還是依照我們的期待,給予我們正確的字句

  • 字根首碼拼音

如上圖所示,「民權西路」 "min quan xi lu"
可以只輸入首字的 "mqxl"
其他的 「你去看看吧」、「庭院深深深幾許」也都是如此可以輸入 "nqkkb"、"tysssjx"

此功能會依照使用者輸入的字碼,進而拼湊出完整的字句

這個功能方便到爆炸
但是,電腦畢竟是電腦,手機畢竟是手機,仍然有語多字句並不是我們想要的
又或者可以說 因為中文博大精深,相同的字首拼音,可能會拼湊出不同的字句

用大家熟悉的注音符號舉例來說,「ㄊㄇㄉ」 可以是 透明度、他們的、他妹的 或 他x的....
「ㄊㄕ」可以是 同時、踏上、提升、台商、聽說、同事、特殊、天使

因為這些字首的「同音字」,讓我們無法在任意的情況下,都盡情使用字根首碼拼音
下面,我會教你,如何解決這些問題

  • 容錯、字根首碼 混合一起打


拼音輸入法的精髓就在這裡

在手機上使用拼音輸入法的好處,絕對不會只有單一「容錯」或是「字根首碼拼音」就看的出來
拼音輸入法也不會限制您只能用其中一種方式

可以混打的這個特性,給了我們極大的方便

如圖所示 「中文輸入有很多種方式」正確拼音應是 "zhong wen su ru you hen duo zhong fang shi"
而我輸入 "zon wen su ru y h d zong f s"

中文的「中」,正確拼音是 "zhong",而我輸入 "zon" 即可
原因是 zh 可以容錯成 z;而 ng 可以容錯成 n
("sh" 也是如此容錯為 "s")

「有很多」正確拼音是 "you hen duo"
而您看到的,因為字根首碼拼音的關係,所以輸入 "y h d" 即可。
(「方式」也是如此可輸入為 "f s")

如此,便可以在需要的時候,校正部份詞彙即可

  • 中、英文混合打

在有些情況下,有些單詞是必須要使用英文字彙的
例如「MacBook Air」、「iPad Air」
或是像 「session」「argue」「complain」這些非常生活化的單字

您可以看到,其實想要中英文混合一起打
只要在一般的字碼後面,接著輸入英文單字即可

由於拼音是使用英文字母當作字根
理所當然我們可以用這樣的功能,免去切換輸入法的困擾。


總結

  • 我手指大,需要按鍵大,又不容易按錯的輸入法
  • 拼音的按鍵數少(26個),按鍵面積大,很適合在手機上使用
  • 拼音可以躺著打、坐著打、走路打、混打、亂打、字根首碼一起打
  • 沒有任何的因素,純粹是哪個輸入法快,我就用哪個
  • 嘸蝦米族對英文的鍵位很熟悉,所以手機上使用拼音是再適合不過
  • 我雖然在手機上使用拼音,但是電腦上仍然還是打嘸蝦米

關於漢語拼音的教學,有時間會再寫一篇詳細的

如果讀者您們有興趣在手機上轉跳拼音輸入法的話,網路上有很多學習的資源
其實只要找到一張拼音和注音的對應總表,就可以學起來了,無痛轉換!

本篇主旨是說明為什麼我在手機上使用拼音輸入法
如果有任何問題,還請留言告訴我

Comments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